对于医疗建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功能性。由著名芝加哥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的“形式服从功能”这一理念,现如今在这座医疗建筑上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作为世界一流的神经外科研究中心,在建筑规划中,北京天坛医院必须充分考虑到工作空间与人员之间关系的系统性和多样化,以实现人与空间的多方位互动。天坛医院以“五感六觉”为设计理念,在强调功能设计,兼顾空间氛围与人文关怀的前提下,融入“感”、“觉”的概念,实现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和融会贯通。
在欧洲,医院通常以小诊所的形式分散于各处;而在中国,大型综合医院则比比皆是。因此,欧洲和中国在建筑理念和建筑规模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大规模的建筑和功能关系会对建筑的形式产生影响。对于中国的医疗建筑群而言,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门诊部、急诊部、医疗技术部和住院部等全部功能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并将这些功能区域与整体建筑进行整合。复杂的功能要求对建筑的创新能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功能区外迁与社会资源优化
北京天坛医院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天坛公园的西南侧,地处二环内的中心城区,城市中心的通病在这里一一凸显: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等,而且由于历史久远,天坛医院的医疗装备业已陈旧,空间布局也不甚合理。最终,北京市政府于2010年做出决策:为改善就医条件、优化社会资源,将天坛医院从城区旧址搬至丰台区新址。该项目最终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德国一家规划公司共同中标,而后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建设完成。
新的天坛医院由一组建筑群组成,空中俯瞰犹如一艘航母。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医院的标志性建筑——专科门诊楼,其四周为钢结构,并参照了大脑神经元的结构设计,每每夜晚灯光亮起,十分壮观。从门诊部大楼开始,“航母”的“龙骨”一路向北延伸,其“核心生命线”由60余间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以及医院的其他主要建筑部分组成。在主楼的东侧,住院部的三栋大楼依次排开;在主楼的西侧,一条长达196米的空中走廊将主楼与住院部、综合门诊楼、急诊楼、医技楼、感染性疾病控制楼连接在一起。
诗意化理念
整个医院建筑的设计遵循着“五感六觉”的诗意化理念,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对颜色选择、所选表面的触感、声学设计、照明技术和通风结构进行严格监督和把控。患者、访客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到医院的权威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加强对医院的尊重度和信任感。
该医院建筑群占地面积达352,294平方米,院内设有大量专科门诊室、普通诊疗室、等候区、技术区、行政区以及拥有1,650个床位的住院部。
虽然天坛医院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但如果以一位德国健康保险投保患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或许更希望在天坛医院享受到类似本国的双床病房的待遇。由此看来,尽管新天坛医院在建设上已经足够国际化,但是某些细微之处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国家和就医习惯上的差异。
地点:中国北京
德国霍曼产品:钢质室内门